院士云集 专家荟萃 中国科学院学部”纳微界面反应机理探索“论坛成功召开!
院士云集 专家荟萃
中国科学院学部“纳微界面反应机理探索”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5月18-19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第139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纳微界面反应机理探索”在南京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懿、张锁江共同担任论坛执行主席。此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科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共同承办,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中国科学》杂志社共同协办,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和南京江北新区C-PARK作为论坛的支持单位。
包括10位两院院士在内的海内外30多个单位120余位顶尖的化工行业教授、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等内容在内的纳微界面反应领域前沿研究和应用成果。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开展的高层次学术活动,着眼于科学技术前沿探索、系统评述和前瞻预测。本次论坛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化学、化工学科的交叉融合,使研究者对纳微流体界面的本征性质、相互作用和反应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深化纳微流体颗粒及其界面体系的基础研究工作,并完善和拓宽实际应用,推动本领域的长远发展。本次论坛的主题“纳微界面反应机理探索”是以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正在开展的产业化技术“微界面反应强化”为基础进行高度凝练而成的科学问题,并以研究院创始人張志炳教授的工作单位南京大学向中国科学院化学部提交申请,再经化学部双盲投票和常委会会议决定批准立项的。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院士、陈懿院士、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文斌以及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副局长石兵分别致辞。他们对于参与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以及江北新区和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对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期望论坛能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推进多学科的渗透合作。他们表示,纳微技术的发展对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介观科学这一领域未知东西还很多,希望更多年轻有为同志加入这一行业,激发原创性创新,促进基础性研究成果和重大应用相结合,希望有关部门和企业加大支持与投入,让我国早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科学探索无止境,百家争鸣创新篇。本次论坛总结了纳微流体颗粒及其界面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研讨了该领域的前沿方向和发展趋势,同时对“纳微流体颗粒界面传质与反应强化探索”这一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论坛设计了“纳微流体体系基本单元的本征特性”、“纳微界面体系的测试和表征技术”、“纳微流体颗粒表面/界面作用机理”、“理论建模和算法”四个专题,张锁江、刘健、胡钧、王伟、張志炳、张新星、余艾冰、陆小华、杨恒权9位专家分别就上述议题做了报告,总结凝练了纳微界面反应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李灿、陈懿、费维扬、曹湘洪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逐一进行点评,同时,与会学者对感兴趣的问题自由表达意见、体会和看法,共同研讨介观领域的前沿技术、探索转化路径。
论坛上,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院长張志炳教授做了“纳微流体颗粒界面传质与反应强化探索”大会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团队20年来原创的纳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所涉及的科学概念、理论原理、技术方法、调控手段的研究历程和进展,同时以加氢、羰基化、氧化等领域已成功落地转化的工程化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纳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的应用情况、进展和展望。陈懿院士、曹湘洪院士、费维扬院士、李灿院士对纳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所取得的颠覆性研究和转化进展给予了高度肯定,期望报告可激发与会专家对纳微流体界面科学技术问题的兴趣,共同探索寻找横跨化学与化工两个学科之间这-介观领域的重大科学与技术密码,推动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新技术发明向前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张锁江院士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论坛聚焦于纳微界面,深入探讨了由此引发的新现象、新规律与新功能,为大家提供了在目前“三传一反”和热力学理论上的一种新的颠覆性认识。经典热力学理论不完全适用于纳微体系,亟需在纳微尺度上进行修正与进一步发展。为此,特别需要从国家层面上进行重大项目立项支持,有组织地进一步推进此项研究,以走在国际前列。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院士首先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纳微界面是把化学和化工两个学科紧密结合的桥梁,通过纳微界面反应机理的深入讨论,将会促进化学和化工学科的交叉融合,实现该领域技术更大的飞跃,进一步助力中国化学化工产业的发展。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是由南京市、南京大学等单位和团体共建的一家专业从事反应技术研究的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以MIR技术为核心,依托中国石化行业“高端专用化学品绿色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和南京大学“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油品加氢、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品、生化医药、新材料、高盐高COD废水湿式氧化等领域多相反应过程效率低、能耗物耗高、排放多、成本高等工业问题,提供颠覆性工艺和装备解决方案。
5月18日,参加论坛的行业专家、教授前往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参观
多个领域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无论对于老装置改造还是新上装置,都能实现显著节能降碳和提高安全和环保性能的效果。研究与应用数据表明,反应压力的降幅高达30- 80%,能耗降低11-50%不等,反应效率提升30-200%不等,污染物减排高达50-90%不等。
目前,研究院已形成国际领先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万吨/年醋酸低碳生产技术、百万吨/年以上油品低压微界面强化加氢技术、10万吨/年以上高盐高 COD 废水湿法氧化技术M-WAO、30万~50万吨/年丙烯制丁辛醇微界面强化羰基化生产技术等等,并正在于国内龙头和知名企业合作,采用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在加氢、羰基化、氧化、高盐高COD废水湿式氧化、生物发酵等领域20个大型工业化项目中落地转化。